中美對抗 港仍可發揮窗口作用
2022年10月7日

香港的作用,並不在直接對全國經濟作出多少貢獻,而在於繼續成為連接西方世界與大陸的橋樑,以及做通往西方文明的窗口、跟美歐國家軟實力互動的通道;儘管大陸在產業、貿易、製造等方面可以壓倒西方,但文化、制度、創意等軟實力方面,中國仍然落後一大截,對世界的影響力仍然微不足道。

撰文:莊梓 時事評論員

10月16日,中共二十大將在北京召開,習近平繼續掌政、穩坐權力高峰,應該毫無懸念。就在黨大會前夕,習近平終於打破自2019年新冠疫情以來不出國門的規限(今年7.1曾短暫來港,也是在國境之內),出訪中亞地區,預示了二十大之後中國將逐步「重回」國際社會,也反映出大陸權力布局已大致完成,習近平可抽身外訪。

美欲十年內與華「脫鈎」

習任第一把手的10年,內地經歷了連串大變,和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關係陷入低谷,現在看來,西方正在一步步推動跟中國脫鈎,而美國的部署,是10年內完成「脫鈎」的大布局,因此可以預料,習領導的下一個10年,中國和西方國家的矛盾衡突只會加劇、不會緩和,正如毛澤東說過,現在是要「拋開幻想、準備鬥爭」!

中國的改革開放,基本上是走親美、親西方路線,全面擁抱資本主義為基礎,並致力融入在二戰之後由美國帶頭主導建立的貿易、金融、貨幣等國際體系,當時很多人認為,中國打開國門,任由西方的資金、產品等湧入,大陸的民族工業、本地經濟體系將無力抵擋,最後只會淪為西方的經濟殖民地!

然而事態卻完全朝相反方向發展,大大出人意料。大陸產業競爭力強勁,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在2021世界顯示產業大會上透露,2020年中國新型顯示產業直接營收達到4460億元,佔全球40%,產業規模居全球第一。

事實上,大陸有多種產業的產能都位居世界第一,而且佔了全球產量的一個頗高比率。總部設在美國的半導體行業協會(SIA)一份報告指,到2024年,中國半導體行業在全球銷售的佔比可能高達17.4%,比去年增長近一倍!現在美國正聯手日本、南韓和台灣合力對付大陸半導體業,希望遏制其生產量。

除了半導體業,光伏、稀土、高鐵等領域,中國都是由低端做起,憑着國內龐大市場和製造能力,保持着價格優勢,最終都脫頴而出。在科技能力的競賽上,大陸也開始領先;世界500強超級計算機中,中國有186台,美國僅123台,這些技術力量,為大陸的產業競爭力持續擴張打下基礎。

美國另一個針對大陸、希望全面封殺的,是芯片行業;美國在8月9日通過「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》(CHIPS and Science Act 2022),禁止向中國出售高精技術芯片,拜登還致力組成芯片聯盟,準備對中國全面「禁運」,試圖在芯片研發方面封殺中國;但是,美國的意圖看來成功機會極微。

儘管中國的高端芯片產業被認為是大落後,但在某些領域,中國公司已追上國際先進水平。據「美國之音」一篇報道:〈美國制裁之下中國或仍能重塑全球芯片市場〉(2022年7月5日)指,為超級計算機、中央處理器(CPU)提供動力的芯片方面,中國處於領先地位。文章又引述哈佛大學教授Graham Allison及 Google前首席總裁Eric Schmidt聯合撰文指,中國半導體行業進步神速,有望在2025年超過台灣成為全球最大芯片製造基地,他們警告「美國處於輸掉這場芯片競爭的邊緣」。Graham Allison著有《注定一戰?美國和中國能否擺脫修昔底德陷阱》一書,認為美國正受中國的威脅,一個強權沒落,同時受另一個新興強權挑戰,戰爭可能無法避免。

儘管中國在公開場合不斷重申無意取代美國、願意遵守由美國主導的國際遊戲規則,但善頌善禱之餘,中國迅速崛起造成的威脅,令美國和西方世界無法安枕。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啟動中美貿易戰,到拜登上任後把戰線進一步擴大,並組成各種聯盟,拉攏一批以美國馬首是瞻的國家和地區,對中國形成一個包圍圈。

從2020年開始,美國和西方國家任何政策,都必然連上針對中國、提防大陸的主題,任何議題都會找出中國「作惡」的成因;可以說,美歐世界正在掀起另一次「排華」運動。

——節錄自10月號《信報財經月刊》